2015年的春天来得更早一些,窗外的银杏已发出嫩芽,各种花儿争奇斗艳。一直靠天吃饭的啤酒遇上这样的暖春,本应发大财。然而,**啤酒成员百威英博在四川的销量却一落千丈,出现了溃败式的大下滑,远远落后于行业发展。造成百威英博四川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品牌战略的失误。百威英博在四川的品牌战略是1+1战略,即百威+哈尔滨双品牌战略。百威通过国际品牌的张力,主要占据夜生活市场和高档餐饮市场。哈尔滨作为中国较早的啤酒,主要在中档餐饮市场和流通市场。这样的品牌战略本应是清晰和**的。然而,实际销售中,进口啤酒大麦,百威的定位一直是坚定的,而哈尔滨的定位却出现了偏移。
2014 年中国啤酒行业销量4940万千升,占**销量的26%左右。目前华润雪花市场份额较大,仅为23%,青岛其次为18%,百威*三,达到14%,燕京*四,为11%。嘉士伯*五,5%。青岛啤酒基地市场山东、陕西市场地位不可撼动,同时青岛啤酒将两地附近市场连成串,河北、安徽、江苏都开始发力,南昌进口啤酒,预计未来增量以这些省份为主。未来能够将啤酒做出价格张力的国企目前来看青啤可能性较大。青啤的管理运营机制在三大国企中较为完善。沿海地区啤酒消费量大,但竞争激烈,基本处于饱和状态。百威前些年通过并购方式进入中国,中国进口啤酒,目前在湖北、福建、黑龙江市场占据**地位,并且在吉林、辽宁、浙江都有不错市场份额。百威刚进入中国时,以战略角度并购当地啤酒企业,全部亏损。2014 年开始部分厂扭亏为盈。百威在中国的销量增速主要在**中高端,夜店、KA渠道增速高达20-50%。